底板试打报告-三维“A5”测评

3月9日收到精英寄来的试打球板――三维“A5”(本来想体验一下广告所宣称的“碳多了反而柔”的“十木九碳”),立即测量了它的相关客观数据。
这是一款五层纯木直板,略带锥形的科技木手柄侧面烙有“CTTAA A5”的字样。板厚标称6.2MM;表层(面材)为染色的KOTO,木纹均匀细致,使球板的外观品相大气了不少,厚度约在0.5 MM;次表层(力材)为云杉,厚度约0.8MM,从侧面看明显有拼接的痕迹,且木纹不均;大芯为厚约3.5MM的阿尤斯,也有比较明显的拼接痕迹。
光板净重实测80G,应该说比较适合现在的潮流,可能也是得益于其“空心柄”的设计;全长240MM,柄长82MM,幅150MM,拍头略尖,后端(近柄)较宽;(光板)重心在距拍头122MM处,贴一面G666后重心在距拍头115MM处,反面再贴上PALIO内能反胶后重心在距拍头95MM处,正好在拉弧圈时中指顶拍的位置,也正在甜区。从这些数据可以说明,该板的设计照顾到了正反手摆速,完全适合于直板弧圈结合横打。
查了一下有关资料,该板的结构是模仿自DHS的“狂飚王”,从外观及结构上看,确实像,然而手感如何,就要看试打了。
虽然每块板的特性是一种客观的存在,但试打的感受却完全是一种主观的映像,“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汉姆莱特”;即使是同一个试打的人,它也可能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,比如试打者的打法,试打者的器材知识,原先使用的底板、套胶所形成的动力定型都会影响对球板的印像,而且内在的感受从被表达出来到被人所接收往往又会相去甚远。
近期我用的主板就是在本站上贴出来的(拙文“我对直拍横打球拍改良的思考与实践”)那块,正手套胶是G666,底板结构怎样大家可以看图片,手感硬,脱板略快,要充分发力才能体会到球板的底劲。为了尽可能地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,准确地得出这块板板的信息,我先贴了一块用过的G666套胶,原因是DHS套胶的海绵总要打一段时间才“熟”,另外一个原因当然是银子在作怪了@_@。
试打感受:搓球,比较平实稳健,控制能力强;推挡及封堵,相比桐木大芯有较好的速度,相比碳素板又兼顾了控球,手感清晰,也比较稳健;而大力攻球,声音劲爆,底劲充沛,但有点儿发空,略带震手的感觉,可能是打惯了贴两面胶皮的较重球拍的缘故;爆冲,有把球“吃进去”再“吐出来”的感觉,持球时间长,底劲足,由于平常使用的板子打球脱板较快,所以刚用A5冲球常常会出界,就多那么一点,后来稍压一下板形,动作稍慢一点就好了。
再在反面贴上一块PALIO内能弧圈型胶皮,还算轻巧,打球的感觉和平时差不多,推挡和攻球时发空的感觉没有了,横打时两面转换自如,正反手拉球上手比较容易,弧线好;冲球时落台前冲力大,二速快。
总体映像:在当前弧圈大行其道的情况下,作为一款中低档底板,A5有比较经典的结构,有比纤维板更清晰的手感,兼顾了控制和攻击力,完全可以适合大多数球迷的需求。但我手上的这块板子,力材的选料与拼接略显粗糙,导致板面上有些地方击球的感觉不能均衡一致。但相较于其蓝本“狂飚王”来说,以其七分之一的价位,能有这样的性能,也应该说很不错了。
我并不是一个“烧”器材的,从各种资料、书籍、网络上了解的器材知识不少,但真正用过的“名板”不多,因而也无从比较,只能平实地说出我的感受,供大家参考。

下一条: 三维十木九碳直板试打初体验
上一条: “微创介入”术
声明:此文内容来自互联网,不代表爱乒乓网观点和立场。若发现内容有所不妥,请尽快联系爱乒乓网撤掉本文。